傳統財務的觀念,建立在有效率的市場上。在那個世界裡我們理性、客觀、邏輯縝密而且懂得如何規避風險,市場上也不會有投機的策略行為。但到了90年代末情況可能就不太一樣了,我們甚至不得不承認自己都有一點「非理性繁榮」的自我膨脹。

《MorningStar》 報導,幾十年來心理學家一直在研究人類決策的關鍵所在,發現我們的行為常常不合理,並一貫以不理智的方式來做決定。此一研究套用在投資者身上,使得「行為金融學」(behavioral finance)為之誕生。「行為金融學」自20世紀的80年代崛起,此研究已存在有一段時日。近日因高科技面臨泡沫化之危機,使得這門學問再度被世人注意。從相關研究裡顯示,投資者事實上都偏向情緒化、主觀、不自量力和短視近利。而當一大群投資者都具有此種特性時,科技或房市的泡沫化也就隨之產生,股市裡常見的「一月效應」(January effect)更能應證了此種研究說法。

當然,還是有些聰明的投資者是可以從這樣的行為裡獲利的。像美國股神Warren Buffett(巴菲特)、國際金融炒手George Soros(索羅斯)以及基金界名人BillMiller在操作上始終領先市場。但身為小散戶的我們,如果不是個萬事神準的股市達人,那麼以下五個投資者最常犯的錯誤或許可供參考
以示警惕。

一、堅持己見
堅持己見的投資人通常偏愛公司股票多於國際性的投資。根據全球最大人力資源管理諮詢公司Hewitt Associates指出,公司股票是持有退休帳戶的投資者最大標的,幾乎佔了投資組合的 1/4。投資人有可能因此錯過了投資組合多樣化可以降低風險的潛在好處。

二、感性多於理性
人們通常失去的心痛感覺大於他們贏的勝利感。而這種失敗的後悔左右著投資者的情緒,使得他們對已看壞的投資目標仍緊抱不放,希望總有一天行情回溫;而有潛力的又因害怕回檔而一旦有獲利即迅速獲利了結,現金落袋為安。對於仍有潛力的股票和基金,投資人總是急於脫手。

三、大頭症
不管是駕駛或是投資方面,大多數的人 (雖然男多於女) 認為自己比一般人要來的聰明。但事實上根據研究顯示,大多數人的才智並沒有在平均水準之上。這種對自己不切實際的評價,往往讓人不知不覺中負擔了較高的費用和稅金。

四、短視近利
投資者很容易把投資和自己的銀行帳戶當成兩回事來看。急於獲利將會使投資人一昧追高,而且錯殺賣點。如果你的戶頭和個人投資同時增加,你應該覺得警惕而不是自豪,因為這正是你投資組合不夠多元再加上風險已過多的徵兆。

五、不懂儲蓄
一般人總是提倡賺多少花多少,但事實上大部分的人花得比較多。研究顯示,自從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後,美國存款比率首次負面成長。於是美國兩大學合作研究出來叫做「Save more tomorrow」或 「SMarT」的行為金融學計畫方案。根據此一方案,在職者同意從加新的金額中挪用一部分到退休帳戶裡。在企業界實驗後,參與此一方案的人有 80%以上表示願意繼續,更值得一提的,在 4年內這些人平均的存款比率從3.5%攀升至
13.6%。

找出錯誤的行為可以邁向成功。試著將你的投資方向國際化一點以及對沖基金公司的股票,以及制定出良好的策略和理性操作。或者規劃一個長期的投資方案,且盡量一年之內不要去查看太多次。大多數的人投資技巧不會差太多,所以盡量持有多樣化的投資組合以及量力而為。記住一點,你沒辦法控制你投資的報酬率,但你可以影響你所支付的費用和稅金。
[轉載鉅亨網]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rene08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